2025年4月10日,“唱美合唱—指尖流出合唱”讲座在中北大学艺术学院一层东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中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学院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特别邀请到指挥家、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张红彬担任主讲人,值得一提的是,讲座上张红彬被正式聘请为中北大学客座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一聘任标志着中北大学在合唱艺术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也为学院师生带来了更多与知名专家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讲座开篇点明了合唱艺术的重要意义,强调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艺术形式,不仅能展现出和声的独特魅力,更是一种能凝聚人心、传递情感的强大艺术语言,着重强调了合唱艺术的十六字方针——“强而不噪、弱而不虚、高而不捏、低而不压”,为让听众更深入理解,张红彬以实际演唱演示了不同状态下声音的正确表达方式,强而不噪不是单纯大声发声,而是在力量充沛时保持音色的纯净、共鸣的适度,避免出现粗糙刺耳的噪音,他举例说明一些经典合唱作品中高潮部分如何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即力量微弱时声音仍要有气息支撑,有实质音质,而非虚浮空泛,还分析了哪些类型的合唱段落适合用弱声以及如何运用气息控制达到此效果。
在合唱要求方面,气息控制是根本,介绍了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等常用训练方法,现场让听众进行呼吸练习并纠正错误动作,详细说明了不同声部、唱法下发声点的寻找与稳定,以帮助听众通过调节发声点获得理想音色与共鸣,通过组织听众现场模拟合唱,使其感受不同个体声音如何协调融合为和谐整体,每个声部都有独特的任务,低声部稳定扎实,中声部连接各声部,高声部突出但不喧宾夺主,并通过不同风格合唱作品片段演示让听众直观看到各声部平衡要点。舞台表演要突出肢体语言在合唱中的重要性,结合经典合唱演出画面分析其如何增强作品表现力与感染力,以吸引观众情感投入,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与处理,古典风格注重结构严谨性与和声复杂性,民间风格要抓住节奏韵律与地方特色,现代作品要敢于突破传统,还通过作品剖析展示实际运用方法。

此次讲座不仅让在场听众收获丰富的合唱知识与技巧,也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在合唱美育教学、艺术交流拓展了深度与广度 ,其影响将持续推动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上不断迈进。
一审:赵 婧
二审:王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