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主科

  电子教案

 

民族声乐教案

 

 

授课题目

内蒙古民族歌曲-《鸿雁》

授课时间

8

班级

二年级

授课对象

声乐学生

课时

45分钟

授课方法

讲授、示范、多媒体演示

《声乐》是音乐学专业声乐主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全面、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歌唱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完整地表现各种类型、各种风格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作品的能力;范唱、教唱、指导能力和声乐课程的教学能力。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内蒙古名族歌曲和蒙古族的长调与短调,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发声咬字部位的重心以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气息的支撑及对歌曲感情的处理,以及合唱部分各声部的相互配合,体会各声部声音的融合,相互衬托,相互协作,让同学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助共勉的进步精神。同时也学习到更多样的音乐形式。

教学重点

对不同民族歌曲的正确理解,以及在演唱过程中正确的感情处理,发声过程中气息的轨迹和咬字,归韵。各声部的协同配合,合唱部分声音的融合,以及各声部在演唱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怎样去表达。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和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以及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合理分配,气息力量的合理 运用。合唱部分声部之间的协同配合,让多声部多人员的合唱变得整体化完整化需要默契和多次实践来磨合。

教材选用

中国民族声乐教材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二)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三)实际操作训练           

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 5 4 3 2 — 

 li 。。。。。。。。。

21 2 3 4 5 4 3 2 

yi………yo…………yi

35 5 5 5 5 4 3 2 1—— 

 ma mei mi ma mo…………………

训练要求:

(1)           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           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撑发声。

(3)           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           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           合唱训练,声部间声音相互融合,靠拢,相互谦让。

训练方法:

(1)            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            学生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3)            回放上课时发声训练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或听到自己练声时的不足,老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声乐发声中的科学方法。

(4)            老师亲自指挥合唱,各声部逐一训练,最后合唱。

歌曲演唱:

分句讲解示范,逐一纠正学生错误。歌曲表达了浓郁的乡愁气息,演唱时要充分表达,但同时也要充分理解到内蒙古人民豪迈豁达的性格,所以演唱时也要表达出那份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的苍凉与倔强。合唱时,各声部互相谦让,相互配合,高声部做主旋律进行演唱时,低声部起的衬托辅助作用,在强度与力度上与主旋律起到互补的效果,切不可宣兵夺主。失掉“合”的意义。

作品赏析:

鸿雁》属于中国游牧民族的经典之作,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并制作,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他的歌声里有浓郁的乡愁,诉说着成长的故事,于是故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同时,这也是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地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小结

演唱者与钢琴伴奏之间是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要表现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就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练习、相互交流提升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作业

了解歌曲《鸿雁》的创作背景,词曲结构,以及表达的思想情。自我体会合唱部分,各个声部在演唱过程中所扮演什么角色,应当怎样表达。

 

鸿雁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