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主要由以下人员构成: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 职务 |
学科专业 |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
冯亚琴 |
女 |
1960.5 |
正高 |
声乐表演 |
总负责人 |
梁奇 |
女 |
1973.5 |
讲师 |
音乐教育 |
课程实施 |
王琼 |
女 |
1980.11 |
讲师 |
钢琴表演 |
钢琴伴奏和课程实施 |
张丽珍 |
女 |
1975.10 |
博士 |
声乐表演 |
课程实施 |
马新媛 |
女 |
1980.10 |
博士 |
声乐表演 |
课程实施 |
声乐课程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双师”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都较合理的教师队伍。
1.知识结构:成员的知识结构分布多样、异质,便于学科交叉与创新。
2.年龄结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40岁,成员全部在50岁以下,是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
3.学缘结构:教师队伍中的成员分别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音乐学院。结构多样,学历全部在硕士以上。
4.职称结构:教授1人,讲师4人,博士2人。队伍职称结构合理,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大量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
5.配置情况:团队中的各教师都曾在声乐领域中的不同方向取得过一定的成绩,对声乐中的“合唱”形式、“美声”、“民族”唱法都有一定的研究,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开设了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如“山西民歌”、“合唱与指挥”、“歌剧的演唱”、“钢琴艺术指导”等等。其中多人获得全国、省、市、校等各级各类荣誉及奖励,多人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
个人简介:
冯亚琴,中北大学教授,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少数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民进艺术团合唱指挥。曾在山西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三部曲中担当重要角色。为弘扬山西民族艺术、宣传山西先进文化做出突出贡献。
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论新时期文化事业背景下的山西民歌传承与发展》,载2015年2期
《浅析山西民歌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载音乐时空2015年5期
课题
1)山西省哲学社会课题《山西民歌的传承对山西省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 2012年山西省委宣传部
2)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民歌的传承对山西文化事业的影响》2012年山西省文化厅
3)山西省科技厅《山西晋北民歌与晋中民歌比较研究》 2013山西省科技厅
获奖情况:
1990年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1992年获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专业民族声乐大赛山西选拔赛第一名
1992年获中国文化部专业民族声乐大赛专业组第一名
1995年山西省宣传部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1997年文化部举办的少数民族歌手选拔赛获“个人演唱奖”
2000年被山西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01年编导的童声合唱《全家福》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的特等奖
2003年获山西省文化戏剧最高奖“杏花奖”
2010年获山西妇女联合会“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0年获山西省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2011年获山西妇女联合会“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012年指导学生获山西省文化厅唱红歌总决赛二等奖
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山西省第二节影视歌曲演唱大赛专业组二等奖
个人简介:
梁奇,女,汉族,双硕士,中共党员,中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全国创造力学会会员。2007年和2009年分别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声乐技巧。2014年11月曾赴韩国参加第十二届亚太民族音乐学国际会议。
主要学术成果
1、《浅析演出实践活动中心理学的应用》,载《中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0期。
3、《关于独立学院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为例》,载《黄河之声》2014年第19期。
4、《动作技能学习规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探讨》,载《音乐创作》2014年第5期。
5、《浅析古诗词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征》,载《音乐创作》2015年第9期。
6、《多媒体技术辅助高校声乐教学的探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28期。
7、参与申报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儿童剧《太行花》,成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8、近两年主持申报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其中校级课题获得科研资助;参与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
9、2015年参与并录制校级精品课程《中国民族声乐教学》。
获奖情况:
1、2011年获中北大学“三育人”先进称号。
2、2011年9月在中北大学70年校庆晚会中演唱开场曲《踏歌起舞》,荣获校庆活动表演奖。
个人简介:
王琼、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钢琴专业教师,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钢琴协会会员。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与教学研究。1999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2年代表中北大学赴韩国参加“中韩钢琴学术交流音乐会”进行独奏表演;2014年录制中北大学宣传片;2015年与旅韩小提琴博士成功举办小提琴钢琴音乐会;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21篇,主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12项;教授学生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获奖20余项;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钢琴技术训练与作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论文
《试论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色与演奏》,载音乐创作2013.9
《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载大舞台2013年12期
《法国钢琴艺术的缘起与发展》,载艺术研究2015年1期(季刊)
《歌剧的中国“风骨”——原创歌剧<骆驼祥子>的艺术定位与错位》,载戏剧文学2015年4期
《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对电影艺术的诠释和演绎》,载电影评介2015年5期(上)
《从<回声嘹亮>看电视节目对经典音载当代电视2015年1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作用》,载电影评介2015年5期(下)
《浅析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定位》,载当代电视2015年3期
《藏缅语族圈舞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流变》,载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7期
主持课题
1、数码钢琴集体课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2012中北大学科学基金项目
2、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表演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4年度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3、非遗视域下山西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2014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4D05
4、山西民间音乐晋中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2015248
5、山西省高校钢琴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2015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6、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利用研究 2015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项目编号:SSKLZDKT2015071
获奖情况:
个人:
1、2007年获全国第三届青少年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
2、2008年中北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胜奖
3、2009年山西省第三届艺术论文评选二等奖
4、2009年山西省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论文大赛论文类一等奖
5、2011年获中新国际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6、2012年第七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声乐指导“春花奖”
7、2012“李斯特纪念奖”香港国际公开赛“国际优秀钢琴导师奖”
8、201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合唱比赛获微笑杯一等奖
9、2013年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比赛优秀奖
10、2014年赴美参加美国施坦尼斯“迪贝”艺术节钢琴比赛荣获教师组第二名
11、“小金钟”2014中国高校联盟全国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生获奖:
1、2007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艺术展演获二等奖
2、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中新国际钢琴比赛获专业组三等奖
3、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李斯特纪念奖”香港钢琴国际公开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并赴香港参加总决赛荣获二等奖
4、2013年指导学生参加“肖邦纪念奖”香港钢琴国际公开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
5、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韩中年度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荣获金奖、银奖
6、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小金钟”2014中国高校联盟全国钢琴比赛获专业组二等奖
7、2015年指导学生在上海参加第八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荣获专业组二等奖
8、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肖邦纪念奖”香港钢琴国际公开赛获山西赛区一等奖
个人简介:
张丽珍,女,汉族,博士,群众,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博士联谊会会员。199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声乐专业,2002年3月—2010年3月留学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俄罗斯国家功勋艺术家、教授嘎琳果娃;声乐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给塞廖夫。并获得声乐演唱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艺术演唱。在山西及圣彼得堡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参加大小不同音乐会几十场。2006获邀担任由中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教育组,中国圣彼得堡华人华侨联合会,中国圣彼得堡留学生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俄友好歌手大赛评委。2007年被邀请担任“德尔培”中俄友好奥林匹克音乐艺术比赛评委。
主要学术成果
1、《俄罗斯的骄傲:指挥沙皇-瓦列里·捷杰耶夫”》(音乐大观 2014-9)
2、《节拍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时空 2014-9)
3、“节拍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时空》2014年9月
4、参与2012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民歌的传承对山西省文化事业的影响》
5、参与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山西民歌传承对山西省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6、《山西民歌风格多声部作品创编与应用》2013年
7、2000年10月个人独唱音乐会(山西)
8、2003年05月个人独唱音乐会(俄罗斯·圣彼得堡)
9、2006年11月个人独唱音乐会(俄罗斯·圣彼得堡)
10、2014年11月《“深情为你守候”张丽珍学生音乐会》
11、2015年5月30号指导学生范云峰毕业独唱音乐会成功举行
12、2015年6月03号指导学生米军霞毕业独唱音乐会成功举行
获奖情况:
1、2003年6月获首届国际“三百年浪漫曲”声乐专业“优胜奖”(俄罗斯)
2、2008年6月获第十届“希望、天才、大师”国际青年音乐比赛声乐组“优胜奖”(保加利亚)
3、2008年10月获第五届“天使杯”国际青年音乐比赛获古典声乐作品“最高奖”
4、2008年12月获第四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比赛,获得由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协会圣彼得堡分会主席斯嘎菲得玛娃博士亲自颁发的声乐组“特别奖 ”
5、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教学研究获奖论文,内蒙古现代教育研究会2012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6、论文《歌剧“原野”的咏叹调音乐特点分析》获2012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7、指导学生庄严获得第七届中新(新加坡)国际声乐比赛“通俗唱法第二名”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8、指导学生韩倩楠获得第七届中新(新加坡)国际声乐比赛美声组“第三名”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个人简介
马新媛,女,汉族,博士,中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日本国立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研究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2011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在日期间,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多次参加领事馆、日本企事业团体举办的交流活动。
主要学术成果
1、《近代日本道德教育的变迁》,载日本山口大学《研究论业》2009年1月号。
2、《以中日对比研究为中心运用音乐元素进行道德课程开发》,载日本比较文化学会《比较文化研究》2010年08月号。
3、《关于中国道德课程中活用音乐元素进行国家意识形成的研究》,载日本比较文化学会《比较文化研究》2010年12月号。
4、2012年参与山西省文化厅规划课题:《山西省艺术类院校音乐类艺术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5、2012年参与山西省艺术规划课题:《山西民歌的传承对山西省文化事业的影响》
6、2014年参与山西省科技厅课题:《山西晋北民歌与晋中民歌比较研究》
7、2015年主持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祁太秧歌”数字化创新构想》
获奖情况:
1、2012年指导学生苗锦彦参加中新国际声乐比赛获山西赛区通俗唱法“一等奖”。
2、2012年指导学生石海燕参加中新国际声乐比赛获山西赛区民族唱法“二等奖”。。
3、2014年指导学生尚宾参加山西省雏菊奖获专业组“一等奖”。
4、2015年指导学生尚宾参加山西省大学生歌手大赛获专业组“一等奖”。
5、2012年中新国际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6、2015年获山西省雏菊奖“优秀指导教师”奖。